连日高温
溺水事件进入易发期、高发期
有的水域表面看起来清、浅
但实际水底情况复杂
隐藏着无法预见的危险!
家长和孩子们需要
增强防范危险的意识
让我们共同关注防溺水科普知识
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
蜀黍有话说:
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所以做好溺水防范,掌握科学的自救和他救技能尤为关键。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首先要保持冷静,切记不要将手举过头顶拼命挣扎。这样只会加速我们迅速的下沉,造成更大的危险。
可以头部向后,口鼻向上可露出水面呼吸。这样的姿势较为省力,有余力时可将双手贴着身体向上升起,腿部微曲,此时身体可浮出水面。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
如何预防溺水?无救生员不下水
◎家长或看护人绝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需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
◎儿童游泳需成人陪同,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抽筋。
◎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教育孩子不在水中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教孩子学习游泳、心肺复苏等技能。
◎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鉴别溺水?一旦安静要警惕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
如能及时发现,
生命或可挽回。
如何辨别儿童溺水
牢记下面这些迹象
↓↓↓
◎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哪些地方需格外警惕?
不同年龄的孩子,容易发生溺水的地方不同。暑期将近,家长一定要盯紧这些“危险水域”↓↓↓
◎4岁以下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缸、浴盆等。
◎5-9岁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水渠、水库、池塘、小溪边等。
◎10岁以上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地方:河边、游泳池、海边等。
溺水时如何救助?
◎溺水时如何自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大家也要掌握相关的自救知识和技能,以下7点要知道:
①保持镇定,节省体力;
②头部后仰,露出口鼻;
③深吸浅呼,放松肢体;
④防止呛水,用嘴吸气;
⑤如有漂浮物,尽力抓取;
⑥找准时机,大声呼救;
⑦遇人营救,听从指挥。
◎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
①首先施救者必须熟悉水性,还须具备专业的救助知识,确保自身安全是实施溺水救援的前提。否则马上拨打求救电话,请求专业救助。
②科学救援时可就地取材,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抛向落水者,让其攀扶或将其拖至岸边。拖拽救援时,需伏地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最好从背部把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迅速将其拖上岸。
③上岸后,如果发现溺水者口腔有水草泥沙等异物,应快速清理,但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如果溺水者昏迷但是还有正常呼吸,可将其侧卧,使得口腔异物可自然流出。同时将其身体擦干,覆盖干衣服保暖,等待120到来。
④如果失去正常呼吸,应持续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或是救护车赶到现场。如果现场能拿到AED,应立即介入AED。
⑤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溺水者是否还有呼吸,任何情况都不要对其进行各种形式的控水,如倒挂奔跑、膝盖顶腹、海姆立克等等。水不会成为阻塞呼吸道的异物,但控水过程有可能导致其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还可能延误宝贵的心肺复苏的时机。
⑥最后,不管溺水者是否恢复呼吸心跳,都应该送医进一步检查,以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乐山公安温馨提示
暑季撒欢,不做“孤泳者”!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再次提醒广大群众
务必远离水库、池塘等
野外危险水域
不要私自去危险水域游泳戏水
转发!扩散!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