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
世界知识产权日
知识产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节日来源
世界知识产权日,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于2001年4月26日设立,并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知识产权日保护宣传
近年来,乐山市公安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上级统一部署,以“昆仑”“谋治”“制胜”“破案会战”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乐山公安以实际行动切实推动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体系机制,努力为乐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知识产权领域案件50起,移送起诉案件32件、107人,涉案金额1.3亿余元,维护40余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合法权益。其中,“1.05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等3起案件被公安部挂牌督办,“4.01”侵犯著作权案被中央宣传部版权局、最高检、公安部、文旅部等5家单位联合督办,始终保持着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
世界知识产权日
共勉·尊重知识
普法课堂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劳动所创作的成果和经营活动中的标记、信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
知识产权有哪些类型?
知识产权包括以下两类:(一)著作权又称版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二)工业产权则是指工业、商业、农业、林业和其他产业中具有实用经济意义的一种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与商标权。
知识产权包括两类权益:(一)人身权利,是指权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离,如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等,也称之为精神权利。(二)财产权利,是指智力成果被法律承认以后,权利人可利用这些智力成果取得报酬或者得到奖励的权利,也称之为经济权利。
为什么要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专有性,权利人取得了知识产权以后,除了权利人同意或法律另有规定外,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都不得拥有或使用该项权利,否则构成侵权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知识产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当你翻开一本书,聆听一首音乐,手里拿的手机,甚至在手机上刷的短视频等,到处都有知识产权的身影,我们不仅需要增加对知识产权的了解,更要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和尊重知识产权,为开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局面营造良好氛围。
侵犯知识产权会涉及哪些犯罪?
侵犯知识产权有以下几类突出犯罪:《刑法》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214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215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216条假冒专利罪、217侵犯权罪、218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219条侵犯商业秘密罪和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商业秘密罪。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可能涉及侵犯知识产权吗?我们自己应该如何做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行为可能构成侵犯知识产权。比如,未经授权使用作品:这包括在生产、经营、广告、宣传、表演等活动中未经授权使用他人的商标、专利、作品和其他创作成果;制作和销售伪造或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特殊标志;或者通过改变形式或内容的方式,未经允许使用他人的商标、专利、作品等。另外,为侵权行为提供场所、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帮助也属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避免这些行为不仅是遵守法律的要求,也是对原创者劳动成果的尊重。了解和识别这些行为,有助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也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避免侵犯知识产权,需要提高个人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观念。这包括了解基本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认识到侵犯知识产权的严重性和后果;在使用他人的作品例如书籍、音乐、电影时,应当遵守版权法规定,不擅自复制、分发或公开传播;树立“知识付费”的理念,对于网络上的数字内容,如电子书籍、在线课程、软件等,应当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或订阅正版产品,不使用非法破解版或盗版资源。在学术写作或内容创作中,引用他人作品时,应当遵循正确的引用格式,并确保已获得必要的授权或许可。在命名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时,避免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标识,以免构成商标侵权;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上发布内容时,不上传、分享或修改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