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有没有刷到过
例如“单亲父亲抱孩子跑外卖”
“帮助困难农户直播卖货”这类标题
点进这类短视频或直播
您是否会因为同情画面中的当事人
而下单购买商品?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治日报、人民公安报、澎湃新闻、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破获一起网络水军团伙直播“卖惨”引流虚假广告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民日报
《警惕网络“毒流量”》
新华每日电讯
《“假悲情”博取“真同情”,虚假助农视频为何屡禁不绝?》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
《今日说法》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
《共同关注》
法治日报
《揭开虚假剧本背后的流量狂欢》
人民公安报
《“卖惨剧本杀”:谁在短视频里编造虚假人生》
澎湃新闻
《涉案金额超400万!直播“卖惨”带货,警方出手》
公安部新闻传媒中心
《“可怜果农”爆改“黑心收购商”?别再被这些“剧本”骗了!》
2月28日
人民日报以
《警惕网络“毒流量”》为题
全文报道如下
↓↓↓
“全烂了,芒果全烂了!求求帮帮我们吧。”“今年一点都没卖出去,村里父老乡亲都盼着这点收入呢。”
前端打造悲惨人设、孵化网红,中端编撰内容、虚假摆拍、挂载链接,后端流量变现,一条炮制剧本、虚构事实、摆拍卖惨的营销带货灰色产业链浮出水面。一些人为了谋取利益,编造悲惨故事,拍摄虚假视频,制造“视觉贫困”假象,通过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和负面内容吸引关注,误导公众,这些“毒流量”的背后大多潜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不久前,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破获了一起网络水军团伙直播“卖惨”引流虚假广告案。“在网络巡查中,我们发现某直播团队专门打着助农的噱头,通过编造虚假信息引流卖货,涉案金额达400多万元,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网安大队教导员李毅介绍,涉案人员经营着一个名叫“大××助农在行动”的短视频账号,粉丝量200多万。涉案团队成员游走于全国各地,寻找拍摄地点、物色合作伙伴,通过拍摄“遭遇骗局”“赔光家底”“新鲜水果无人问津”等较为夸张的剧情吸引关注,以卖惨的方式博取直播间观众的同情,诱使观众下单购买网店代销的芒果、车厘子等水果,单场最高销售金额达到30万元左右。
“本案涉嫌虚假广告罪,属于经济类犯罪案件,犯罪行为较为恶劣严重。”乐山市公安局沙湾区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叶志国进一步介绍,该团伙违反了广告法第四条第二款,广告主应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的规定。另据相关司法解释,普通商品获利超过10万元、特殊商品获利超过3万元,可认定为情节严重。
“演员就我们几个人,剧本都是提前写好的。”犯罪嫌疑人先某承认,他们对产品本身并没有任何了解,只是通过夸张的手段吸引流量,把水果卖出去。购买者收到的水果是不是腐烂、有没有农药超标残留等质量问题,先某和涉案团队概不关心。
“水果是快消品,顾客即便发现收到的产品质量差,由于价格低廉、退货操作繁琐等原因,也很少选择退货。嫌疑人正是盯准了这个空子。”李毅表示。
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在网络平台,甚至有人纯粹为了博取眼球、获取流量,利用“平台算法+AI”技术编制谣言剧本,摆拍虚假短视频,刻意煽动公众舆论。2024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网安部门查处了一起“团伙假扮骑手虚假摆拍造谣案”。该犯罪团伙假扮外卖骑手,大肆编造“外卖骑手与顾客吵架”“骑手工作环境凄惨”“男女骑手对立”等题材的虚假视频,进行网络舆论炒作。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净网2024”专项行动,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查处摆拍造谣等利用网络谣言进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为。公安机关提示广大网友,要提高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如果发现散播网络谣言等违法犯罪线索,请积极向公安机关和有关平台举报,共同营造一个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
善良不容欺骗
正义永不缺席
乐山公安将持续保持
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
严打高压态势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守护网络空间清朗!